Select Your Country

洞悉亞洲,變革先峰:每三年創造一個德國的產值

05/05/2014

亞洲 / 經濟學

隨著亞洲的轉型日益顯著並為世界所感知,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這一由亞洲主導的世紀將會有怎樣的風景?

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報告稱中國的經濟已經達到了與美國相當的規模(按照購買力評價)時,美國的第一反應是防禦性的辯駁——這一計算中一定存在某些漏洞。然而,按照新增消費需求(正是經濟增長的定義)計算,亞洲其實早就超過了美國。

2008年,全球經濟因為一場一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經濟危機而陷入癱瘓。美國、歐洲和日本在整整四年間不是橫向盤整就是徹底下行。然而此時,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卻在同期為世界經濟地圖「增加」了一整個德國的產值。

誠然,中國經濟已經減速,且將在未來幾年中繼續減速。但即使按照減速後的中國GDP增速(7.5%)計算,亞洲仍能每3.5年創造一個德國。4年後,亞洲將僅需3年就能做到這一點。再往後,其所需的時間還將更短。

亞洲能在25年的時間中為全球經濟增加3個歐元區。經濟重心的轉移是當今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最大的結構變化。幾乎就定義而言,經濟重心轉移就稱得上改變遊戲規則的最大因素,甚至沒有之一。

毫無疑問,經濟重心轉移將對地緣政治、全球金融市場、城市化、能源需求、央行和資本流動均帶來巨大的改變。

一個由亞洲主導的世紀可能已經到來,儘管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亞洲的作用曾經微不足道。1980年,亞洲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到1995年,亞洲規模翻了一倍,達到美國的40%。再到2010年,亞洲的經濟規模又翻了一倍,達到美國的80%。今天,按產值計算(16萬億美元),亞洲的規模已經完全與美國相當。

此外,亞洲更快的經濟增速讓其在驅動全球經濟增長上所起的作用是美國的2.5倍。再過35年,亞洲和美國的地位就會互換—過去美國和亞洲的相對貢獻比是3:1, 而今天這一比例已近變成1:2.5。

事情還不會就此止步。在未來25年中,亞洲對增長的貢獻將進一步快速提高。這將主要來自中國的累計增長,也有小部分來自於印度、印尼以及韓國的增長。儘管亞洲的人口和GDP增長將會減速,但其基數已經十分巨大,僅僅是減速不會令亞洲前進的腳步停歇。

世界將一同見證這樣的增長的實際發生。亞洲將在未來9年中創造第一個歐元區。隨後,用8年的時間創造第二個歐元區。之後,僅用7年的時間創造第三個歐元區。到2039年,亞洲將已為世界經濟創造了三個歐元區,同時還將以每7個月創造一個德國的速度前進。

這是否將是故事的尾聲了呢?

如果收入差距還有讓亞洲國家繼續其自二戰結束以來的追趕之路的空間,那麼一切就還沒結束。這股增長的力量是真實的、現實存在的,同時還是在不斷增強的。並且,經濟重心從西方轉移向東方的潛力也將依然存在。